找到相关内容110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五代吴越国“信佛顺天”的佛缘因果

    中原传统朝廷),“以易姓而废大礼”,以牵制三面受敌的强邻;对内以“工为社稷之本”,在淮南狼山之役后就休兵乐业,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安定社会。其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代代钱王都奉行“信佛顺天”宗旨,信奉佛教以教化民众,顺应自然规律以应对时势发展。虽有唐武宗“会昌法难”(842-845)和北周世宗灭佛(955-959),全国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却没有动摇吴越钱王“信佛顺天”宗旨,护持佛法,矢志,广建...

    冷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441474.html
  • 南怀瑾先生与儿童诵读古诗文活动

    望着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的专注神情,倾听着孩子们诵读古诗文那愉悦的稚语童声,感受着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挚爱,“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怦然心动,不禁涌出欣喜的泪水。  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数十年矢志的...背后,莫非真有一条看不见的神奇纽带?   25年前,南先生大声疾呼  早在五、六十年代,南怀瑾先生眼见世风日下,人心古,加之现代工商社会,人们趋于急功近利,物欲横流,以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思想与心理...

    王学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3844938.html
  • 编篡《法显西行求法的目的与意义

    昌王的鼎力支持,归国以后也没有玄奘那样受到朝廷的优厚待遇,乃至于他的卒年都没有确切的说法。但他忘身求法,陆去海还,既走“茫茫象碛”,又历“浩浩鲸波”,矢志,孤身回国,既补汉地律藏之残缺,又开佛性...《编篡《法显西行求法的目的与意义 》  李四龙  南北朝时期,僧人的游学之风很盛,南北交通虽然甚方便,但在各个佛教中心之间围绕着新译的印度佛典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学派,譬如,毗昙师、涅槃师、楞伽师、地...

    李四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4654626.html
  • 佛教融入中土的历程和某些启示

    意大利17世纪宗教裁判所制造的冤案,就曾扼杀了一位伟大的先知伽利略。我们不能指责那些在压力面前低头的人们,但我们对那些逆风而行矢志的斗士们确实应该满怀崇敬,他们做了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事。范缜的《...的费力讨好了。   中国传统纹化,素来以儒家为主流,儒家高悬大同天下的目标,是治世和治人的政治集合中心,而墨家则摩顶放踵以利天下,道家的无为而为从一开始就孕育出了良好的值得夸耀的智慧结晶,而佛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82158382.html
  • 返身者的缺席——《出离与担当》自序

    关系。同样,在当代教徒矢志维护的“末法时代、净土最胜”语境下,“人间佛教”运动的展开亦是如此地艰难。  更有人狭隘地认为:把佛法博大精深的理论,配以适合当代人口味的言说方式、如将佛法里的科学成份发...或无所作为。就我本人而言,我不得承认《拯救与逍遥》是我个人思想言路中一个必须攀越的目标或门槛,《出离与担当》即是对《拯救与逍遥》的正面回应。  据说在当今汉语学术思想界,投身 “佛学”是一项最不划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0159831.html
  • 印度那烂陀寺壁画设计方案

    弟子盘陀,却由于路途艰险,盘陀又念家小,以尖刀、弓箭威胁,欲令大师返回,师矢志,并赠盘陀一匹马和一些干粮,令其回家。  险度烽火、被困流沙  当时,玉门关外有五座烽火台,每座间隔约百余里,上有官兵...身倾动(一为‘摇’)。服尚乾陀,裁唯细氎;修广适中,行步雍容,直前而视,辄顾盼。滔滔焉若大江之纪地;灼灼焉类芙蕖之在水。”  注:玄奘大师取经往秋7载,在印度学习、传播佛法10载,共17载时间,...

    王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51061734.html
  • 出世与入世:人间佛教的分际

    的豪迈情怀。而太虚初人佛门,就表现卓越,在出世修行的同时,以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豪情积极人世,把振兴和弘扬佛法作为自己矢志的历史使命,除了他禀赋超人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他受戒伊始,就受到包括...个人人生努力以离苦得乐;也可解释为通过佛教僧人与“邑社”的努力,寻求救济社会苦难,护佑众生之道;即出世离世间。但在当时统治者看来,“世间”没有佛教的...

    陈卫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0962998.html
  • 从古代佛经翻译看译者的主体间性

    非常尊崇佛教,对佛学大师更是顶礼膜拜;另一方面,这些大师大都生活简朴,一生无心仕途和权贵,专心献身弘扬佛法,纵然备尝辛苦,甚至献身,仍然矢志,一心向法。大师们对佛学的执著始终是他们从事佛经翻译和传教...部,40余卷。此后,从事佛经翻译的有名大师有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空等。这五位译师中有四位是外籍僧人,只有玄奘是汉人。鸠摩罗什(公元343年)祖籍印度,东晋时来到中国,在甘肃居住17年,后在58岁时...

    张志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1070161.html
  • 中国脊梁的精神—— 国家宗教局局长兼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访谈

    ,他六次东渡,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在日十年,他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先进文化带至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被日本人民誉为医药始祖、文化...是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由此可见,这英语是学不行、学好不易!在我们周围,许多人都经历过学英语断而又续的艰难历程。一些人英语学了十数年,单词背了几万个,可一旦开口说话,却只能瞪着双眼张着嘴往外一个一个蹦...

    桑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91971465.html
  • 益西彭措堪布:西方发愿文解讲记(一)

    美色或追求财富,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果起初发愿往生,不久就退转懒惰,这并不是发;如果口谈净土,心里耽恋娑婆,也不是愿。所以发愿就是矢志地以西方为目标,念念舍地求取。   有人问:像行善生天、...二是忏悔业障,三是立四弘誓愿,四是求生净土,五是回入娑婆,六是总结回向。这六大章节包含了净业行人从始至终必不可缺的发愿。我们逐一地观察抉择:念佛法门以发菩提心为最紧要的前导,发菩提心,就难以证入净土...

    益西彭措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西方发愿文解讲记

    http://www.fjdh.cn/wumin/2014/03/085625325673.html